close

  昨天,被譽為“中西方文化擺渡者”的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唯一健在華裔院士,香港城市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及韋斯理大學傑出學人講座教授張隆溪回到母校樹德中學、樹德協進中學,看望了曾經教過他的老師,併為學校師商務中心生舉辦講座。
  張隆溪告訴“師弟師妹”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廣泛涉獵各方面知識的基礎上,發二胎現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並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張隆溪也是成都迄今為止在國系統家具際學術界成就最高的大師級人物。
  畢業50年 第一次系統家具回到母校
  張隆溪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1960年—1963年在樹德協進中學(原28中)上初中,1963年—1966年支票借款在樹德中學(原9中)上高中。
  畢業50年,張隆溪第一次回到母校樹德協進中學,看望曾經教過自己的恩師。看到當年的班主任、已經86歲高齡的餘秀如老師,他激動得緊緊擁抱著老師,連聲問道:“你還好嗎?”餘秀如問他:“你的姐姐還好嘛!”張隆溪更是激動:“老師不僅記得我,還記得我姐姐的名字!”
  與當年曾經教過自己物理、化學的陳雪雲、胡慧清老師在一起,他回憶了當年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成都變化太大了!走進學校,除了那兩棵銀杏樹,其他的都完全變了,變得更加現代化了!”
  未上大學 直接考北大研究生
  看著名滿天下的學生,老師們也感到十分欣慰。在他們的眼中,張隆溪從來就是“乖孩子”。陳雪雲還記得他當年自學俄語的事:“那時中蘇友好,班上的學生都請我幫他們給蘇聯學生寫信,交‘小伙伴’,只有張隆溪不讓我代寫,而是找我借了俄語教材,自己學習俄語,並給莫斯科的一個學生寫了信!”張隆溪不僅收到了莫斯科朋友的回信,還激發了進一步學習外語的興趣。
  張隆溪十分感謝那些當年教過自己的教師,認為是他們給了自己學習的自由空間。胡慧清介紹,張隆溪的語文老師特別允許他坐在最後一排自由看書學習,“不需要聽我講課。”而張隆溪也特別認真,從來不影響其他人。他說,自己其實一邊看書,一邊還是聽著老師講課,“老師喊記重點的時候,我都會記上。”張隆溪也認為自己“非常聽話”:“初中時,考試前三名的獎品是鉛筆,我初中三年就從來沒有買過鉛筆!”
  恢復高考制度後,原四川大學副校長謝文炳建議他不要報考大學,而直接以“同等學力”報考研究生。張隆溪說,自己最初打算報考川大,但川大的專業比較重英語語法,“只有北大才有我喜歡的英美文學專業。”
  時任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長的原省文聯主席馬識途也給予過張隆溪極大的幫助。馬識途幫助他把一篇“糾正外國人翻譯李白、杜甫詩歌錯誤”的英文論文寄到北大,並受到時任北大西語系主任的李賦寧教授的賞識,李賦寧還委托北大歷史系教授許師謙緊急發電報叫他:“改考北大!”最終,張隆溪不負眾望,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北大西語系研究生。在北大,他師從楊周翰教授,並得到朱光潛、錢鐘書兩位巨匠級大學者的諄諄教誨,讓他受益終身。
  不斷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昨天下午,張隆溪在樹德協進中學告訴“師弟師妹”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說,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應該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並註意發現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所在,深入學習自己能力所在的知識,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他以自己為例:“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什麼遠大理想?不可能的,那時根本不可能想到還會去美國留學,更不會知道自己今後能夠乾什麼。但對知識的渴望促使自己不斷學習,後來才逐漸對文學研究感興趣了,進而大量學習相關知識。”張隆溪建議中學不要過早分理科文科,而應該打下扎實的基礎。他強調,自己的經歷不可能重覆,也不希望重覆,“那段特殊的時期不能再演!”他還告訴“師弟師妹”們,要尊敬老師,“即使今後,無論你乾什麼,老師永遠是老師!”
  新聞人物>>>
  張隆溪,男,1947年生,成都人。當代著名文化學者,世界級華裔學術大師之一。北京大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現在唯一健在華裔外籍院士。
  2010年,他受邀成為美國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學史》)顧問編輯,這是美國最具權威性的人文學術期刊之一,其顧問編輯都是美國和國際學術界最著名的資深學者,張隆溪又是其中唯一的華人學者。張隆溪教授的主要研究範圍是中西文學及跨文化研究。他發表中英文論文專著多部,其研究成果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本報記者 周波 文/圖  (原標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k23hkef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